最新目录

心灵的争夺年代美国对海外华人群体的图书宣传(6)

来源:图书馆建设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次,亚洲基金会遵循美国当局“以华反华”之策略,即暗中拉拢、诱惑和利用“华人群体、难民、旅者及商人,与他们合作共同对抗共产主义”,[43]途

其次,亚洲基金会遵循美国当局“以华反华”之策略,即暗中拉拢、诱惑和利用“华人群体、难民、旅者及商人,与他们合作共同对抗共产主义”,[43]途径之一就是以优厚的待遇资助他们创作反共作品,并通过其控制的出版社优先出版和发行。亚洲出版社总结其图书编辑部1953年到1955年的工作成效时指出,在已经出版或即将出版的183种图书中,“不能说每一本图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标准,但是它们每一本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反共’要求”。[44]这些反共要求源于亚洲出版社罗列的13种特征:“揭露中国共产党的背景经历和恐怖主义;展示共产党阶级斗争的罪行;反共斗争的理论和思想路线;批判共产党文学和教育运动;前共产党成员的忏悔和选择;知识分子的理解与感受;中国大陆的反抗运动;自由中国的反共行动;鼓励人道和自由的思想;鼓励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自由世界发展的报告;反映当下的发展与剧变;国外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看法的报告。”[45]亚洲出版社认为出版的这些目标图书至少包含了其中一个特征,有些书则更多。

毫不夸张地说,亚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美国冷战宣传中“以华反华”的本质。从1953年出版孟伯谦的《回向人道》、黄觉的《血腥四邑》、蔡慕华的《潮汕沦陷三年》到1954年出版裴有明的《我来自东北奴工营》、苏伟权的《陕北奴工营》,再到1955年出版余乃玉的《泪洒侨乡》、古贯郊的《三十年来的中共》,这一系列赤裸裸反共的极端书籍和报告文学以偏激的叙事与书写极尽对中国大陆的敌视与歪曲。其中,孟伯谦、黄觉、苏伟权都曾经是共产党员,因各种原因叛变共产党,这些人成为美国重点扶植和利用的对象,肆意夸大和渲染其所谓的“亲身经历”,意图动摇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华人群体中的形象和地位。

再次,亚洲基金会与美国新闻处在图书出版和发行上展开必要的合作。一个是政府驻外机构,一个是官方暗中支持的“非政府机构”,不同的身份各有利弊,两者的合作可以扬长避短,增进美国区域文化冷战目标实现的成效。美国新闻署海外华人图书项目中的一些图书会授权给亚洲基金会旗下的出版社发行,如友联出版社发行的《反共斗争与人类前途》、《美国外交政策之研究》(Dexter Perkins, The American Approach to Foreign Policy)都出现在美国新闻署香港地区发行图书名录上。

无论是美国新闻署还是亚洲基金会,都是美国在亚洲推行文化冷战的工具。“反华反共”作为美国亚洲战略目标的核心议题,其所有相关行动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的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美国政府认为一切思想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的媒介都有用武之地,不分其为慢速媒体,或是快速媒体,图书亦然。美国针对东南亚华人群体的图书虽然主要在港台地区出版发行,但我们已知,真正的目标是当时的“南洋”。

四、结语

总体而言,海外华人进入美国决策者的视野是因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之需。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其在亚太地区的头号对手,对中国展开全方位的抵制和围堵攻势。海外华人群体的特殊性让美国政府看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所以调动一切力量和手段向对他们展开“亲美反共”的宣传。在引导、同化海外华人思想观念的过程中,美国当局非常重视以图书为代表的慢速传播媒介的功效及其对于“交流”和“持续性关系构筑”的重要性。[46]美国试图影响海外华人的个体思想和整体性舆论倾向,故而精心挑选出“目的性极强”的图书出版发行。虽然美国方面美其名曰图书的传播是“文化的交流”,也在公开场合将其置于“信息与文化交流”这样一种双边外交的范畴中,但无法掩盖其图书项目的冷战宣传工具本质。

从“交流”的行为体而言,美国政府和海外华人群体是互动的两方,本应呈现出“你来我往”的局面。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美国政府单方面行动,动用国家机器的实力、私人的资源以及两者结合的优势,美国针对海外华人发动的实则是“思想输出”而非双向交流。

在政府间官方合作层面上,美国鼓励和资助当地政府取缔或至少是限制任何有关共产主义图书的发行,支持海外华人群体中非共产主义出版物的发行。[47]美国政府甚至动用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力,督促英国政府对东南亚地区支持共产主义的人士施加压力,逼迫当地政府禁止或取消当地共产党的活动。

从图书的具体内容来看,更能体现出美国掩盖在“文化交流”幌子下的“思想同化”意图。若说“反苏反共和宣扬美国”是美国全球冷战、心理战以及整体海外图书项目的共通之处,那么“反华反共”和推销“中华民国政府”就是美国针对海外华人宣传行动的特色。美国千方百计地搜罗和制造故意丑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书籍,或是美国本土作品,在论述和观点上以偏概全、故意夸张,混淆人们的视听;或是港台地区的华人作品,多为文学或叙事性著作,尤其是前共产党员的记述,这些作品借助言过其实的文字表述或心理渲染刻意制造恐怖的场景、黑暗的氛围,或以个人的失意为由将逃离的罪责强加给共产党。经过美国冷战意识的加工,文学虚构被臆想为完全意义上的事实,个中特例也被无限放大。在美国险恶无比的“以华反华”招数中,大量不明真相的海外华人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灵震撼。相形之下,美国在另一条宣传道路上将自己包装成“自由和民主”的殿堂,科学技术与先进知识领域的“领袖”,激发一些民众的盲目崇拜和向往。美国政府通过这种“扬己抑共”的二元对立的宣传,企图争取整个海外华人群体的对华离心和对“自由世界”的认同,服务于意识形态对立之下美国文化冷战的战略需求。

文章来源:《图书馆建设》 网址: http://www.tsgjszz.cn/qikandaodu/2021/0421/1134.html



上一篇:西农大开展捐图书献爱心活动
下一篇:经典阅读推广策略探究

图书馆建设投稿 | 图书馆建设编辑部| 图书馆建设版面费 | 图书馆建设论文发表 | 图书馆建设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图书馆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