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中医汉英双语类图书审稿要点探析 ——以《中(3)

来源:图书馆建设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英译类图书如为多人翻译,需要主审在译稿前就书稿翻译的“同一性”和规范性与各位译者做好沟通,避免定稿后出现术语严重不规范、同一而致退稿修改

英译类图书如为多人翻译,需要主审在译稿前就书稿翻译的“同一性”和规范性与各位译者做好沟通,避免定稿后出现术语严重不规范、同一而致退稿修改。主译还需要做好书稿初译后的通读与通审、审定工作。编辑如能在书稿译前就与编写者、译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及时跟进,审读译稿样张,不仅能大大提升书稿的翻译质量,还可减少审读加工中遇到的种种翻译不当问题,加快出版进度。

中医汉英对照书稿的审稿,出版社除按照出版规定的一审、二审、三审之外,还应请行业内中医英译专家进行外审,对于书稿进一步把控,对专业术语的译法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以期减少中医药知识差错和英译差错,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

3 结论

中医汉英双语类图书,既要遵循一般图书翻译用语的规范与习惯,还要考虑到中医药专业名词的译法,编辑在审稿时应注意中医专业术语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同一性,译文的对应性、完整性和严谨性,提升编校质量,使译文尽量达到“信、达、雅”,出版精品图书,助力中医走向世界。

注释

①http:///

[1]蒋海萍,吴钧.中医术语英译的标准化[J].中国科技翻译,2009,39(1):5-8.

[2]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M].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3]李振吉.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5]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 3259—82[S].[出版者不详]:1992.

[6]李照国.中医临床用语的英语翻译问题[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5):591-596.

[7]杨莹雪.浅谈汉英对照图书的编辑加工要点——以汉英对照四大名著为例[J].编辑学刊,2018(2):54-59.

中医药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环。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生命观和疾病观,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认为人和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倡导“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汉英双语类图书的出版,既可弘扬汉语知识,又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药文化。中医汉英双语类图书的译文,除了要遵循通用英语的翻译规范,还要尤其注意医学专业术语的翻译规范。中医药图书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词汇,如果翻译不准确、不规范、不同一,会造成概念混淆,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混乱,影响中医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中医药理论吸收了古代哲学的观念和辩证的思维,兼具人文性与科学性,英译时还要注意隐藏于中医词汇之后的文化内涵和学术内涵的传达。双语类图书还需要注意译文的对应性、完整性和严谨性。《中医史话》一书对中医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以时间主线,对中医历史著作与事件进行了梳理,介绍每个时期独特的发展特色与代表人物、医籍。书稿涵盖了中医理论及临床各科诸多专业术语,较具典型性。本文以《中医史话》为例,试对中医汉英双语类图书审稿要点进行探析。1 中医专业术语译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同一性目前有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的出台,国内也出版有多种汉英中医词典,但中医专业术语英译中的规范统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1]。相关的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颁布的《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组织编写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3](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以下简称ISN),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术语标准(术语在线网站①)。中医英译图书审稿编辑中可参考以上标准以及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英语相关教材的译法 中医基本核心术语的翻译中医理论与临床中各学科通用、基本、核心的术语包括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体质、望闻问切四诊,以及各种辨证、治疗方法的内容。书稿中这类术语英译常见的问题有:其一,同一名词的前后文译法不一致;其二,曲解中医语词意思,“望文生义”进行翻译;其三,不恰当地用西医术语译法翻译中医术语。如“脏腑”一词,《中医史话》书稿中有不同译法,如“Zangfu organs”“Zang-fu Viscera”。ISN译为“zang-fu organs”,术语在线译为“zangfu viscera”。同一书稿的术语只要按照相近的规则和方法来翻译,这两种译法都可以。《中医史话》书稿中“organ”用得较多,故审稿时建议作者统一为“zang-fu organs”。相应地,“脏”“腑”也统一译为“zang-organ”“fu-organ”。如“运气”一词,书稿中借鉴“气”(qi)的译法,译为“yunqi”。但“运气”不像“气”(qi)、“太极”(Tai Ji)一样已成为广为人知的中医相关特定概念。“运气”是五运(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和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的合称,单纯用拼音译法“yunqi”,不足以使读者理解其意,因此建议作者加用术语在线推荐的“five evolutive phases and six climatic factors”,采用音译加意译进行双译。如“寸”,书稿中将“3寸”“4寸”译作“0.33 foot (three cun)”“0.44 foot (four cun)”并不妥。因为“寸”是中医“同身寸”,不是一般度量衡的“寸”,不能简单地用度量单位换算来。“寸、关、尺”现多用音译“cun、guan、chi”,因此建议作者依次进行统一处理。又如“升”,书稿中前后译法不一样,前处“二升”药物译作“two liters”,后处“一升”药物译作“one sheng (a unit of measurement in ancientChina)”。我国古代的“升”并不等同于现代的“升”。因此前处译为“liters”肯定是不合适的,而后处译法较为可?中药名称的翻译如书稿中介绍用酒浸泡大黄、白术、桂枝、桔梗、防风等制成的屠苏酒来预防疾病。大黄、白术、桂枝、桔梗、防风被分别译为“Da Huang(Rhubarbofficinale)”“Bai Zhu (Atractylodes macrocephaia)”“Gui Zhi (Cassia twig)”“Jie Geng(Platycodon grandiflorum)”“Fang Feng(Radix Saposhnikoviae)”。这几味中药名的翻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药名拼音之间不应加空格,应参照最新版《药典》[4]中中药名的汉语拼音改为“Dahuang”“Baizhu”“Guizhi”“Jiegeng”“Fangfe ng”。第二,音译法之外,有的中药译为英文,有的中药译为拉丁文,未遵循“同一性”原则,且如果采用拉丁文,拉丁文应为斜体。如介绍杏仁可以平喘,书稿中将“杏仁”译为“almond”。“almond”是扁桃仁,不是中药苦杏仁,应改为英文bitter apricot seed或拉丁文Semen Armeniacae Amarum。又如,书稿中讲到《诸病源候论》的免疫研究——有些人对漆过敏。此处“漆”不是现代的绘画颜料“paints”,而是指生漆,是古代漆树树干韧皮部割口分泌的乳白色或黄色黏稠液体,术语在线译为“Chinese lacquer”“raw lacquer”。“paints”这种译法可能因为译者是英语专业出身,对于中医知识的理解存在偏差所致 方剂名称的翻译书稿中介绍到《伤寒杂病论》的名方,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分别译为“Ephedra Decoction”“Cinnamon Twig Decoction”“Bupleurum Decoction”“White Tiger Decoction”。按照ISN以及书稿后文一些方剂的译法,建议作者统一采用拼音加意译双译法。如麻黄汤,译为“Mahuang Tang(Ephedra Decoction)”较为适宜 中医历史人物人名的翻译中医药图书中历史人名的翻译,主要表现为传说中人物的译法不当,姓、名理解有误,拼音误读。如“神农尝百草”的“神农”,书稿中译为“Shen Nong”,是不当的。此处拼音之间不应有空格,应改作“Shennong”。又如秦越人,战国时期著名医家,又称“扁鹊”,被载入《史记》之中。“扁鹊”在书稿中被译为“Bian Que”。此处拼音之间不应空格,应改作“Bianque”。又如我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病历的是西汉时期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书稿将“淳于意”译为“Chun Yuyi”。但“淳于”是姓,“意”是名,故应改为“ChunyuYi”。中医历史人物人名的翻译还存在一个常见的问题,“同名异称”。如《中医史话》书稿中,谈到近代中医教育时,写到“张山雷(Zhang Shanlei)创办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而谈到对经典古医籍《难经》的注释发挥时,写到“张寿颐(Zhang Shouyi)著成《难经汇注笺正》”。张山雷、张寿颐其实是同一个人,是民国时期名医,名寿颐,字山雷,中医史书多称之“张山雷”。故书稿中应统一称为“张山雷”(Zhang Shanlei)。这种情况下,中文、英文都需要进行修改处理 中医典籍的翻译中医典籍的翻译常见的问题是前后文译法不一,或者译法不当。如书稿中对于经典医学典籍的翻译。《内经》(Nei Jing)、《黄帝内经》(Huangdi Neijing)书中混用,容易造成概念的混乱,故大部分统一为《内经》“Nei Jing”。而关于《内经》英译法,书稿中有译为“The Internal Canon of Medicine”的,有译为“Internal Canon of Medicine”的,是否加“the”并不统一。又如《伤寒论》 一书,书稿中有多种译 法:“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Treatise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Treatieson Febrile Diseases”“Treatise on ColdInduced Diseases”,前后文不一致,易造成理解混乱。书稿中《伤寒杂病论》译法一致为“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andMiscellaneous Diseases”。我在审稿时参考术语在线的译法,又考虑到书稿中“伤寒”之病多译为“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故建议作者将《伤寒论》统一译为“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伤寒”一词也统一译为“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稿中音译写作“Taiping Huimin Heji Jufang”。按照《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5]及术语在线的规范,中文书刊名称拼写应以词为书写单位。此书名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是宋代政府官办的药事机构,拼音音节应为“Taiping Huimin Heji Ju”,“Jufang”不应当连写在一起。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音译应改为“Taiping Huimin Heji Ju 疾病名称的翻译中医疾病名称与西医疾病名称有名实一致的,有名实俱异的,有名异实同的,还有名同实异的,英译时应根据情况辨别异同[6]。如书稿中对于“中风”的译法,有译作“apoplexy”的,有译作“wind stroke”的。“中风”一词中西医病名和内涵是基本一致的。李照国认为,对于西医色彩过浓的疾病名称,翻译时还是慎加借用相应的西医疾病名为好。他认为译作wind stroke更具传统色彩[7]。2 译文的对应性、完整性、严谨性汉英对照这种形式的特殊性,对译文的对应性、完整性、严谨性要求很高[7]。需要编辑与编者、译者、外审专家合力把关。汉英对照类书稿的编写,编写(团队)与译者(团队)一般是两个(批)人。编辑在审稿时需要注意中英文互为照应,避免书稿中缺译、多译现象的出现。缺译可能是译者在翻译过程忽略了某些字句;而多译可能是书稿中本来有某些语句而后来删除了中文部分,但是忘记了删除英文部分。另外,审稿中如果对中文文句进行了修改,一定要注意相对应的英文是否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修改,避免书稿中出现中英文不对应的情况。英译类图书如为多人翻译,需要主审在译稿前就书稿翻译的“同一性”和规范性与各位译者做好沟通,避免定稿后出现术语严重不规范、同一而致退稿修改。主译还需要做好书稿初译后的通读与通审、审定工作。编辑如能在书稿译前就与编写者、译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及时跟进,审读译稿样张,不仅能大大提升书稿的翻译质量,还可减少审读加工中遇到的种种翻译不当问题,加快出版进度。中医汉英对照书稿的审稿,出版社除按照出版规定的一审、二审、三审之外,还应请行业内中医英译专家进行外审,对于书稿进一步把控,对专业术语的译法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以期减少中医药知识差错和英译差错,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3 结论中医汉英双语类图书,既要遵循一般图书翻译用语的规范与习惯,还要考虑到中医药专业名词的译法,编辑在审稿时应注意中医专业术语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同一性,译文的对应性、完整性和严谨性,提升编校质量,使译文尽量达到“信、达、雅”,出版精品图书,助力中医走向世界。注释①http:///参考文献[1]蒋海萍,吴钧.中医术语英译的标准化[J].中国科技翻译,2009,39(1):5-8.[2]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M].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3]李振吉.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5]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 3259—82[S].[出版者不详]:1992.[6]李照国.中医临床用语的英语翻译问题[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5):591-596.[7]杨莹雪.浅谈汉英对照图书的编辑加工要点——以汉英对照四大名著为例[J].编辑学刊,2018(2):54-59.

文章来源:《图书馆建设》 网址: http://www.tsgjszz.cn/qikandaodu/2021/0203/622.html



上一篇:人本管理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阅读疗法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图书馆建设投稿 | 图书馆建设编辑部| 图书馆建设版面费 | 图书馆建设论文发表 | 图书馆建设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图书馆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