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浅析文艺类图书编辑如何提升业务能力①

来源:图书馆建设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选题策划能力 一本书要想有好的竞争力,首先需要有好的文稿。纵观文艺出版类图书,有相当一部分畅销图书最初只是停留在作者脑中或者纸上的只言片语,经过编辑的启发、引导,

1 选题策划能力

一本书要想有好的竞争力,首先需要有好的文稿。纵观文艺出版类图书,有相当一部分畅销图书最初只是停留在作者脑中或者纸上的只言片语,经过编辑的启发、引导,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杜拉拉升职记》如今累计销量已超过百万册,而这本书的起源,是作者李可发表在博客上的几千字文稿,引起了责编的兴趣,经过沟通、打磨,最终成就了一本超级畅销书。可以说这是一次编辑职业嗅觉的胜利,好的编辑最重要的本领就是选题策划,这也是编辑价值的最重要体现,即策划、选择、把握文稿。这需要编辑有美的鉴赏力、敏锐的职业判断力、优秀的执行力等。这需要编辑不断提高自己的“四力”,对于行业、市场有着足够的了解,经常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行业领先者的引领方向等,经常搜索开卷数据等图书销量查询工具,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思考能力。可以说,选题策划是一项综合能力,是长期从事这份职业、不断努力而获得的,也是每一名文艺图书编辑职业终身追求的能力。

2 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优势的能力

近年来,从数字出版的概念不断深化,到融媒体概念的推广,再到AI、人工智能与出版行业的合作等,可以说出版行业也在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反映到出版行业现阶段,比较成熟的应用是微信、微博的宣传推介作用,以及电子书出版模式的推广。目前,微信的图书推介作用略好于微博。读者们对于某本书的热爱远超对某个出版社的热衷追捧。许多著名出版社的微博粉丝的互动量、转发数都很惨淡。而微信似乎更加注重推介、转发,推介内容可以选取部分文稿,也可以谈图书创作过程,也可以谈作者周边,甚至吐槽的形式对外推介。另一点也极为重要,普通读者的微博上更多是陌生人,很多读者是带着面具在上微博;而微信上更多熟悉的人,这样类似献身说法的转发,更有煽动力。文艺类电子书的平台大部分是互联网企业在经营,出版社的层面更多的是提供内容,如何针对线上平台开发电子阅读版本,以及如何实现电子书阅读利润提升,是文艺类出版社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最大的困境在与,出版社的成书成本如何细化分摊在纸质书销售和电子书销售上。当前电子书仅仅依靠点击率,普遍收入不高,随着一些短期冲入市场的公司的倒闭,近几年电子书行业也开始新一轮的洗牌,出版社如何摆脱仅仅提供内容,获取低微收入这一问题,需要出版人更多思考。

3 分析图书市场供需倾向的能力

只有分析清楚供求关系,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谋求更精确的发展。国内互联网企业是学习能力较强的行业,首创固然重要,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因为第二个人往往拥有第一手的信息、有首创者作品带来的声势,有更好的时间、条件整合已有资源,可以打磨更好的作品。出版行业的内容重在原创,题材却可以抓住重点、热点。文艺类图书作为比较成熟的分类区,有其一以贯之的热点,有其近一个时期的热点。如何辨别读者的兴趣点,如何把握市场追逐点,是编辑需要始终努力的方向。对于自己责编的图书,要明确其读者群体,只有明确了目标读者群,才能精确定位,更好地宣传,为发行部门提供优质的推广文案、发行活动准则。出版业虽然不是朝阳产业,但是也绝不是缺乏受众群体。

仍然有大批读者在寻觅符合自己内心期待,符合自己精神需求的作品。因此,分析图书市场供需倾向的能力是编辑职业敏感性的最直接体现,也是编辑能否成为优秀的优质内容挖掘者的必要条件。

4 解读国家出版政策能力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出版行业的扶持力度,中国好书等奖项先后登上央视舞台。可以说出版业是国家精神铸就的重要一环。对于出版界三大奖以及各种出版基金的争取,成了许多文艺类出版社的努力方向。这其中,主题出版类选题越来越被各个出版社所重视。这一切都体现了文艺类出版社的价值初衷,即打造原创精品,传递国家精神,宣扬时代价值。中国好书最近几年优秀的主题出版类作品:《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大国担当》《试飞英雄》等,都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典型代表,这些书的成功出版体现了文艺类出版社的最高使命任务指标的完成。

5 处理与作者、同业者关系的能力

出版界对于编辑应该做一名“杂家”的论断已经有很多年了,这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沟通、处理问题的能力。一部书稿的完成,前前后后至多要经过几十个人的手,要历经十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中,沟通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把这部分分为作者与同业者两部分。与作者的沟通,很多时候反映出来的结果是0和1的区别。不排除编辑也曾有叶兆言这样的大家担纲,但大部分时候,仍需要优秀的作者提供出类拔萃的文稿。优秀的作者大多情况下会提供优秀的书稿内容价值,这也是一本书最重要的竞争力。著作作家二月河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周百义的故事就是一个编辑约稿沟通的好故事。周百义是第一次约稿,二月河彼时已经出版了《康熙大帝》,看似不对等的两个人,却因为周百义独到的沟通技巧与个人魅力,延续了长达30年的友情,二月河的作品也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一出版就是30年。编辑与作者本就是利益共同体,要多用同理心,思想上与作者一起思考如何把书做到最好,行动上要体现足够的专业性,只有足够专业的编辑,才能让作者长期信任。在与同业者的沟通中,要有另外一种同理心存在,编辑与校对、印制、美术编辑等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书稿的文本价值,只有充分发挥出每个环节的最大效能,一本书才能实现其最大的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图书馆建设》 网址: http://www.tsgjszz.cn/qikandaodu/2021/0121/606.html



上一篇:论高校图书资源的流通和利用*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思考

图书馆建设投稿 | 图书馆建设编辑部| 图书馆建设版面费 | 图书馆建设论文发表 | 图书馆建设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图书馆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