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封面更有看头(2)

来源:图书馆建设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怎样让图书封面设计更有看头 图书封面设计,不仅要重视封面实用性,同时还需注重封面艺术性和质量,使其能够让读者在阅览图书时,第一眼就可

三、怎样让图书封面设计更有看头

图书封面设计,不仅要重视封面实用性,同时还需注重封面艺术性和质量,使其能够让读者在阅览图书时,第一眼就可以被封面所吸引,从而选择阅读此书籍。

(一)突出主题,适当留白

图书封面设计时要能够清楚表达出书的内容和主题,把各种元素合理融合与排列,要有强有弱,依据主次关系排列封面画面。书是一种文化消费,重视的是对书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设计过程中每个元素的安排与使用都需要赋予设计思想。图片与文字排列要主次分明。图形虽然简单,但也需要有观赏性和意义,或者是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细节内容,使其更加立体,更加可以呈现出设计者的审美素质。比如在色彩的选择和配置、印刷方式和图形设计上,多种变化与创新,还要有创新意识的书籍心态概念。板式从传统中平面化与固有化,开始向着立体化、动态化方向发展,这也成为图书封面设计的新趋势。图书封面设计中,版面空白可以给人思考的空间。文字是图书封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却充满了大小不一的文字和标题的板式设计,此设计虽然可以清楚地传达出图书内容,但是却也缺失了设计本身的艺术性和趣味性。而经过留白,虚实结合,可以给读者视觉上的美感与呼吸,让读者对图书封面的印象更深,让封面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并且也更有看头。[3]

(二)突出形式美,做好各种元素的编排

图书封面设计中突出形式美,经过创新形式,烘托出主题内容,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但是在实际设计中,不能为了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呈现与表达,一味地把当前比较流行的元素进行融合与拼凑,这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枯燥与单一的设计。每个元素都有其独有的意义,点线面之间的形成要有编排原则,同时还需要注意各个元素之间的差异,元素之间的差异越小,变化也就越少且越不明显,可以给人带去视觉上的冲击力,加强封面给人的印象。封面设计中,对多种元素的排列和使用,其中最重的是对文字、插图等元素进行组合使用。在设计中要依据图书的内容和定位来找出最为合适的色彩。色彩要有一定的情感意味。封面设计中插图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优质的插图可以为图书封面设计增加亮点,让图书封面更加形象和生动。在促销书本时,插图和文字有着一样的作用,有时候还比文字更加重要。插图有着独立性,但同时也辅助于图书,是属于书本的一部分。插图的使用可以加强读者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可以更加直接地为读者呈现出书本内容,不但具象化了主题,并且也加强了读者的视觉感受,从而提升了封面设计的艺术性和内涵。

(三)文字和材质创新设计

图书封面设计中,文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书名设计、字体组合或是封面封底上文字内容介绍中,都需要充分认知到文字排列的整体性、统一性与重要性。文字是传达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可以代表语言,并且也能够成为图形艺术。不同种类的图书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字体,简单堆砌出的字体在封面只能够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但是不会有任何艺术感。选择字体时要考虑其是否符合图书内容与主题,字体选择是十分关键的。在字库之中,宋体黑体是最为常见的,很多时候设计的字体都在此基础上做了优化和重构,并且扩展出新的形式。文字处理、粗细变化和编排变化等都能够产生装饰性作用,以此形成节奏感与对比性。此外,在封面设计时还可以合理使用一些材质,给读者一种新鲜感。在古时候人们经常使用绳子将木简相连接成书册,以此来制作成为竹简书,这是古时最有代表性的书籍形式。而在当前的书籍设计中,有部分设计师为了需求形式上的创新和复古,使用比较传统和原始的书装方式,呈现出一种质朴的设计风格,也让书籍设计更加真实和有质感。

(四)民族与传统文化的运用

设计不仅仅要体现出外形美,更多还是要给读者带去阅读上的感受。在尊重人们视觉感受的基础上,让人们从对图书的感性认知,逐渐发展到对图书内涵的认知与理解,以此来建设交流情感的纽带。在以往书籍封面设计中,人们只是把书名印刷在封面上,编排时只出现了图书的名称与作者,这样也只起到了传达书本信息的作用。而在时代发展下,图书封面设计也出现了多样化风格。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图书封面时,需要创新思路,脱离传统的设计模式,融入更多新鲜和先进的元素。比如使用一些民族性的图文和符号,和图书内容相融合,让封面可以和图书主题和谐统一,让封面与内容相辅相成。书籍在时间的发展下不断演变和更新,发展到现在从繁到简,在书籍封面设计中不能够丢弃民族传统文化,要将其和现代性和时代性的文化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感,从而让封面设计更有内涵。[4]

文章来源:《图书馆建设》 网址: http://www.tsgjszz.cn/qikandaodu/2021/0728/1682.html



上一篇: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
下一篇:谈图书馆建设的几点设想

图书馆建设投稿 | 图书馆建设编辑部| 图书馆建设版面费 | 图书馆建设论文发表 | 图书馆建设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图书馆建设》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